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李法明被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报纸展览百馆工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本网电讯(《作家报》记者马新存  李淑刚  高敏  特约记者张伟锋  刘松香报道) 近日,经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副主任王希宏热心推荐,著名品牌战略策划专家、国家大型报刊书籍网络策划人李法明被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报纸展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邵华泽中将题)百馆工程(中国收藏家协会批复)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负责面向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建立全国红色文化基地和报纸展览馆工程的指导、策划发展工作和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8-23_175535_210_副本.jpg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红色记忆历久弥新。此刻,为您开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报纸展览馆”申办通道!无论你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团体、有条件的个人,都能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让珍贵报史走进更多人心中。一、200-1000㎡即可建馆,门槛低、意义重无需庞大场地,200平方米起步,1000平方米封顶,灵活适配各类空间。无论是单位展厅、文化场馆角落,还是符合条件的个人场地,都能打造成承载红色记忆的重要平台,让红色教育触手可及。二、6大篇章+216张珍稀报纸,还原百年党史硬核脉络展览馆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核心,精心划分6大篇章,每一篇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建党篇:追溯初心起点,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开天辟地;建军篇:回顾武装斗争历程,感受人民军队的铁血担当;抗战篇:再现浴血奋战岁月,铭记民族抗争的不屈精神;解放篇:展现全国解放壮举,记录改天换地的历史时刻;建国篇:定格新中国成立荣光,见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开端;成就篇:细数共和国辉煌成就,彰显党的领导下的发展奇迹。而支撑这6大篇章的,是从100多万张报纸中精挑细选的216张珍稀报纸。时间跨度长达105年,每一张都镌刻着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记,用真实版面、鲜活文字,硬核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内涵。三、公益属性+多元支持,申办无负担、传播

 微信图片_2025-08-23_175540_477_副本.jpg

  坚持公益定位,全程免费对社会开放,让红色文化零门槛走进大众。经费来源清晰可靠:一方面有政府公共文化资金扶持,为展馆运营兜底;另一方面接受社会爱心捐赠,汇聚多方力量共护红色资源。无论你是想为单位添设红色教育基地,还是想为社区搭建文化平台,都无需担忧成本压力。四、申办通道已开!速联“百馆工程”指导委,  

  如果你想成为红色文化的推动者,让身边人透过老报纸读懂百年党史,欢迎随时咨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报纸展览”百馆工程指导委员会,获取详细建馆方案和全程指导。互动时间:你觉得这样的红色报纸展览馆,建在哪个地方最合适?是社区、学校,还是企业园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想法,也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有意义的项目,一起为红色文化传播助力!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主题的百年报刊展览,无疑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与精神洗礼。这样的展览通过展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报纸、杂志等出版物,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体现了党在不同阶段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社会变革。参观感受:1. 历史的厚重感:站在一份份泛黄的报纸前,仿佛穿越时空,直接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标题都是历史的见证,让人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是如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2. 革命精神的传承:阅读那些鼓舞人心的文章,尤其是战争年代的报道,可以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3. 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报刊上的新闻报道如实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4.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展览还展示了党的重要会议决议、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从中可以学习到党的理论如何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及这些理论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参观意义:1. 增强历史认知:帮助参观者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明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不易。2. 激发爱国情怀:通过直观的历史资料,激发参观者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3. 促进思想教育:对于年轻一代而言,这样的展览是一种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 推动文化自信: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增强文化自信,鼓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总之,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年报刊展览,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黄河诗人马华松“中华三颂”诗歌唱响首都北京奥林匹克鸟巢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