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站点搜索功能


姓名 车牌号

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性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

  青少年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中坚力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新目标。为实现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必须在当前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资政育人作用。广东作为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曾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造就了灿若繁星的众多杰出历史人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就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把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一、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在教育的根本问题中,更核心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红色文化为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提供了先进思想武器、内在精神动力和坚强信仰支撑。将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的学习教育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能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精神养分、培根铸魂。

  1.有利于“增信”

  一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通过学习广东红色文化,引导青少年深刻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二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从广东红色历史事件和人物精神中,感悟永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理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三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广东的近代红色文化史,也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缩影,体现了制度体系从借鉴国外模式到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过程,有利于青少年从中领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明显优势。四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是我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历史斗争中积淀形成的优良文化,广东红色文化也是我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浓郁的南粤特色。在广东红色文化的学习中增强青少年对党史、国史、地方史的了解,达到“‘粤’学党史‘粤’爱党”的效果。

  2.有利于“存史”

  红色文化包括红色物质文化与红色精神文化,构成主要有人、事、物、魂,即碧血丹心的英雄人物楷模、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事件、有纪念意义的遗物遗址遗迹、高尚光荣的道德精神品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红色文化在当代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引领、道德示范等作用,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源泉之一。梳理广东红色文化中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一方面有利于重温百余年党史在广东大地上的生动实践,赓续广东红色血脉,盘活地方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化、细化广东红色文化研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另一方面,有利于动员青少年寻找遗落在时光角落里的历史碎片,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的补充,为党留档、为地方存史,为南粤大地保存红色记忆,描绘广东红色资源地图,做好传承和发扬。

  3.有利于“资政”

  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工作是考验党在学校基层组织工作实效的指标之一,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创新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模式、提升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是学校党组织的应有之义、应尽职责。立足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遵循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结合学生思政课主渠道建设、第二课堂活动育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红色研学活动等载体,思考如何将广东红色文化更自然、更生动地融入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促进红色教育发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总结出可广泛运用的规律与可多方借鉴的青少年培养模式,为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党在学校基层执政能力提供参考。

  (二)实践意义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人是决定性因素。以广东红色文化为切入视域,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和路径,对于广东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对于广东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以往的党史学习教育多注重台下听而忽略台上讲,多注重线下学而忽略线上互动,多注重普本素材而忽略地方特色,以至于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不足、学习模式的创新性不足、学习效果的特色性不足。党史学习教育是党员的一门必修课,要带领青少年学深、学透、学精,真正能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既要求内涵丰富、主题积极,又要求载体多样、方式创新。从广东红色文化角度切入,将日常熟悉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活化成党史学习教育的素材,方便青少年群体更容易接收、体会、感悟,推动青少年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力求常态化开展、长效化落实,在实践中提升青少年理论素养、实践能力、战略思维、长远眼光,切实增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2.有利于继承、弘扬和传播广东红色文化基因

  广东是中国近代史上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先行地,是国内更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更早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省份之一,同时也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史的起源地。广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斗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三大召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关键事件,谱写了广东红色斗争史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农民运动讲习所、东江纵队、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共三大会址等红色遗址,成为新时代爱国红色教育基地;形成了追求进步、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基因,深植于南粤大地,成为广东的鲜明标签。着眼于组织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依托广东红色文化资源,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更能将新鲜血液、先进思想融入其中,引导青少年充分理解熟悉广东红色历史,做广东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广东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广东红色精神的发扬者,为唱响广东声音,讲好广东故事作出应有的奉献。

  3.有利于创新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话语体系

  党史学习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贯穿于青少年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关键在于掌握话语主动权,推动话语体系的建立、创新、完善,以适应立德树人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

  如何在广东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在学校思政育人的语境下构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如何在特定的青少年群体氛围中顺畅地表述思想立场和价值观念,以青少年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和语言模式,传递正确的思想理念,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代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现状

  (一)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缺乏制度保障。在领导机制方面,主管部门缺乏从顶层设计层面对广东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系统地谋篇布局,缺乏政治责任的压实以及责任主体明晰。在育人模式方面,在与青少年频繁交互的重要场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未能建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机制,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以及考评机制方面等普遍较少涉及广东红色文化相关元素内容,未形成统一范式。

  (二)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层次不够深入。目前学校面向青少年进行广东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主要依赖党课与第YI课堂,并且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做传统讲授,更多仅仅是讲故事、看PPT,放视频,缺乏深度背景的理论阐释和精神诠释,青少年的获得感与参与感不强。传统的讲授形式过于严肃与死板,课堂氛围缺乏活力,抬头率,回头率,点头率不高,未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新兴多媒体技术等为广东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党课和第YI课堂赋能,盘活青少年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机制

  我们应在理论研究、文献分析和调研走访的基础上,通过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理论引领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等途径,力图使广东红色文化在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上实现网络化、社会化、实践化和特色化,将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第YI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入“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并拟将广东红色文化作为内容、作为方法、作为载体和作为教育环境,在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和优化。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而广东红色文化作为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让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意义不言而喻。而青少年第YI天职是学习,而学习的重要核心在第YI课堂,因此抓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这一与学生交互的主要育人场景,就能抓住促进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牛鼻子。具体形式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实施:

  1.健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搭建思政课程与专任课程教师学习交流平台,树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盘棋意识。教师首先要明确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及需要明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树立共同的教学价值目标,通过加强教师广东红色文化专题党史学习教育、搭建“漂流课室”、流动听课机制、成立教师茶话会等形式,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思政课程教师授课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如果不能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习特点,那么思政课程内容的传授则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专任教师如不了解所教授专业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与广东红色文化专题的结合点与切入点,那么将导致课程思政内容言之无物,继而影响在专业课程中助推爱国情、强国志与报国行深度融合。因此,学校确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根本教育宗旨,通过搭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师沟通交流平台,共同挖掘广东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深刻教育意义,提升教师授课意识达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互通互构,对于促进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健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体系,以广东红色文化为引领,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育人内容上同向同行。在领导机制方面,以思政课程专业教师为主导,设立广东红色文化专题研究工作室,工作室通过与各二级院系小组搭建备课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在专业领域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同向同行。在内容体系方面,学校借助广东红色文化专题工作室,寻找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与各学科的结合点,把广东红色文化内容根据专业课程特点适度、有机融入培养计划,课程目标,教学大纲等,让授课老师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过程中有的放矢。在学生考评方面,广东红色文化专题研究工作室通过创新考评方式,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拍摄短视频,制作短剧等形式切身领会广东红色文化在各自专业领域中所蕴含的价值引领以及铸魂育人的作用。

  3.健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表彰激励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学校党委、教务部门、马克思学院、各二级院系相关人员组成课程评价小组,研究制定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通过收集学生学习反馈、课评小组听课反馈以及同行听课评价等信息,把广东红色文化专题融入成效作为课程建设考核的重要标准,把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表彰激励方面,学校通过搭建课程思政案例研讨比赛,课堂思政课堂设计大赛,设立思政课程课题项目等形式,鼓励专任老师在广东红色文化专题融入课程思政方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形成优质项目,突出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导向,并且对优良获奖教师进行荣誉表彰,奖金发放以及职称评定方面的激励,吸引更广大教师投身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来。

  (二)“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

  1.打造广东红色文化专题慕课,有机融入青少年思政课程体系。学校通过制定慕课学习进度与思政课程平时分挂钩的励学机制,鼓励学生在每节实体课堂上课前,利用慕课系统自主学习广东红色文化子专题内容,并且让学生带着慕课留下的特定问题与思考进入实体课程,思政课教师在实体课程中再对相应慕课章节内容做拓展补充,进行专题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在课上更为深入地理解广东红色文化和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慕课配合实体课程的励学机制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广东红文化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使学生带着预习准备进入实体课堂,而且通过实体课程专任教师的拓展以及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对线上、线下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度,营造了对广东红色文化资源探析的良好学风。

  2.引进虚拟现实技术、设施设备建造VR实验室,把党史学习教育搬进实验室,打造广东红色文化专题VR党课。VR党课以5G、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综合运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和流媒体、高清等技术手段,构建全息化、可视化的教学流程。教师在实验室课堂中通过讲授法,运用传统PPT,黑板板书等形式讲授广东红色文化专题党课内容,当讲到诸如东江纵队,广州起义、黄埔军校等著名广东革命故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后,听众便可戴上VR眼镜穿越时空,配合VR软件的智能讲解,直观了解事件发展过程以及产生的历史意义,身临其境地感受广东红色文化中的峥嵘岁月。VR技术作为实体课堂的有机补充,不仅能以更加立体、沉浸、亲临感、主视角的体验方式提升青少年学习体验,而且还能促进党课教师教学效果,创新推动思政教育改革,让科技为党课插上守正创新的翅膀。

  3.组建广东红色文化宣讲团,立足挖掘广东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直播。学校通过在各二级组织中选派优良支部书记代表组成广东红色文化宣讲员,选定若干广东红色文化发源地的红色革命遗址与文物资源作为宣讲对象,经过系统的学习研究后,通过B站、抖音直播等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到“云”上,带领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云”游学以及“云”党建调研。传统的节目录制虽然保障了视频制作的完整度,但是单调直白的讲授形式以及冗长的视频时长往往影响听众的信息接受效果,而通过直播宣讲团在各广东红色革命遗址、广东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博物馆中现场解说党史故事的形式,能让党史故事“活”起来,赋予更为生动、丰富的宣讲效果,使青少年可以足不出户体验红色游学以及党建调研,充分调动了青少年对于广东红色文化学习的参与感和兴趣度。

  (三)“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1.以学生党务中心为载体,围绕广东红色文化开展专题党史学习教育,形成释放学生创新活力与学习热情的工作机制。学校党务中心围绕探寻广东红色文化资源联合举办系列专题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微视频比赛、主题短剧大赛、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口述历史等,设置学生党支部学习积分PK制度以及配套相应活动评奖评优机制,为青少年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表达对于挖掘广东红色文化资源的成果与心得体会。党务中心围绕广东红色文化开设系列专题党史学习教育,此举一方面使学生党员成为专题学习成果转化纽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形成“反转课堂”的效果,成为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产入产出的第YI主体,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各学生党支部形成探析广东红色文化资源的浓厚氛围,形成百花齐放的热烈景象,为专题学习注入青春活力。

  2.以学校暑期“三下乡”为抓手,以搭建学校与广东红色革命遗址所在地市学习培训平台为契机,充分发挥广东红色教育基地育人作用。学校每年可选派青少年组建“三下乡”队伍,选定所要前往的广东红色革命遗址,针对红色革命遗址所在地相关的红色文化及党史进行集中系统的学习,并在三下乡过程中进行实地社会实践调研,通过访谈、问卷收集、文献查找以及文物参观等形式进行实践学习。“三下乡”机制不仅作为纽带很好地让党史学习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有机结合,而且让参与青少年有更为立体、深刻的学习、实践体验,青少年在撰写“三下乡”调研报告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学习、实践内容进行整合梳理,达到了二次学习的目的。

  3.以学术竞赛与项目申报为导向,成立青少年学创申报团队,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学校通过成立青少年学创申报团队,以探析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创新性成果转化为专题,指导申报诸如互联网+、挑战杯、攀登计划、“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多彩乡村弘扬岭南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让青少年在准备竞赛材料的过程中深入、主动学习广东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并且通过团队讨论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基于探析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创新性成果转化这一专题,以学术竞赛与项目申报为导向,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析广东红色文化的积极性,而且竞赛立项的具体规范要求也让学生在学习、整合广东红色文化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养成了更为专业规范的学术意识,以做学问的心态学习广东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同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更为具体和专业的研究主题,让广东红色文化研究与成果产出更为深入与丰富。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