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盛村:木香漫卷春风——中乡非遗木雕的传承
风车转动间,古老技艺正与时代共鸣。中乡匠人,正以木为纸、以刀为笔,将“爱我邵东·爱我中乡”的赤诚,化作一卷木香弥漫的盛世长卷。
灵官殿,又称中乡,踞守邵东“南大门”,素有"铁打宝庆"之称。群山环抱,路通四方:东有白鹿通堡面前、衡阳,南贯省道达祁阳,西连灵简古道至野鸡坪,北通佘田桥自夸口庙进入中乡腹地。这方水土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田园诗情在此间流淌,五彩斑斓的景致中,镌刻着中乡儿女千百年来的勤勉与荣光。
中乡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适合杉木、樟木、柏树等优质木材生长,为木制浮雕提供了丰富原材料。相传,1864年,双盛村宁氏族人远赴江西研习木艺,功成归乡,雕刻之术遍传祁、邵、衡三阳。百余年间世代相承,刀锋下流淌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脉匠心。历经时代风雨,这门手艺曾几度浮沉。而今,在党的引领与政策扶持下,中乡木制浮雕焕发新的生机,2024年被评为邵东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制浮雕技艺被评为邵东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乡木制浮雕历经五代,融合传统技艺与地方特色,形成独特风格,图案以花鸟、吉祥符号和水族文字为主,雕刻技法以刻线、凸起和平滑等相结合,木纹深处尽显匠心独运。
(中乡木制浮雕制作过程)
刻刀轻旋,木屑纷飞。老匠人桐油浸润的刻刀,如今交到了年轻的手中。百年的技艺穿透时光,在乡村振兴的春风里舒展新枝。木制浮雕的纹路里,藏着祖辈的智慧,刻着新时代的期许。一刀一凿,是手工技艺的传承;一木一香,是中乡文脉的凝练。
漫步中乡,可见白鹿村的红色印记在岁月中熠熠生辉,花园村朱壤老宅的雕梁画栋见证百年变化,诚福村的万亩良田织就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更有芭蕉山顶,风车与流云共舞,现代科技与传统生态相映成趣。文旅、红旅、农旅在此交融,绘出一幅“三旅共生”的鲜活图景。
风车转动间,古老技艺正与时代共鸣。中乡匠人,正以木为纸、以刀为笔,将“爱我邵东·爱我中乡”的赤诚,化作一卷木香弥漫的盛世长卷。
上一篇 : 大全社区:聚焦乡村振兴,擦亮为民底色
下一篇:升旺村:调色盘里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