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灵官殿镇:凝聚“银发力量” 赋能基层治理

“桑榆不晚,霞光满天。”在邵东市灵官殿镇,一批离任村干部、老党员、老匠人在调解纠纷、守护粮安、帮扶弱困、涵育乡风中持续发光发热。灵官殿镇从白鹿村银发志愿队、李善友"粮安银雁"、罗导林"老支书帮扶"等典型经验做法中,探索出“支部统筹+银发助力+群众受益”的治理路径,为基层善治注入源源不断的银发力量。

IMG_20250827_181850_副本.jpg

“白鹿银铃”板凳议事“银发”威望就地化解矛盾

灵官殿镇把“长板凳”作为银发治理的第一载体,创设“一听二看三算四劝五回访”标准化流程,将调解阵地搬到屋檐口、稻场边。白鹿村银发志愿队据此先后化解罗和香与雷志刚23年建房积怨、罗一晚与罗从昆“鸭子吃鱼”等几十件纠纷,成功率保持100%;银发志愿队队员罗白玉、付带娣自发在公用水井旁“站岗”60天,以“土规矩”换来井水水质干净卫生;20252月,罗湘桂、罗望胜、罗自元等多名老同志集中清扫村道,带动村民形成“自家门前自己扫、公共区域轮流扫”的长效保洁机制,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板凳一摆、纠纷即解”,银发威望成为灵官殿就地化解矛盾的最硬底气。

“粮安银雁”全链托管“银发”技术带动共同种粮

灵官殿镇民新村把“老把式”请回田间,推出“耕、种、管、收、烘、销”全链托管,用统一标准和全程服务把小农户拉上大农机赛道。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李善友2006年返乡,从30亩起步逐步流转至4700亩,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日烘干280吨、年加工1.5万吨的育秧密室及全自动生产线,牵头制定“五统一两利用”标准化模式,免费为全镇3.6万亩早稻统一催芽,带动50余户小农户变身种粮大户,去年发放务工费160万元,实现亩均节本增效200元以上,不仅使荒地变良田、粮农变技工,守牢了人民的粮仓;更让农户看到了种粮的奔头,村里再也看不到荒地,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种粮大户的同时,也实现了共同种粮、一起致富。“一片田、一条链、一位银发田秀才”成为灵官殿守牢邵东粮仓、鼓起农民钱袋的核心引擎。

“老书记帮扶”雪中送炭“银发”情怀精准帮扶弱困

灵官殿镇把“离任不褪色”的老支书编成“帮扶突击队”,建立重病、孤寡、脱贫监测“三张清单”,做到每日走访、节日必到、难事即帮。原公田村党支部书记罗导林退职后坚持“每日走村”,202412月先后为尿毒症患者罗泽群、脱贫户罗春甫送去大米、食用油和慰问金,并协助落实医保政策;担任镇爱心助学协会理事长期间,他组织2025年高考慰问和8月奖学仪式,为117名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34.8万元,实现985211、一本及四类家庭学生全覆盖。老支书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使“雪中送炭”成为灵官殿巩固脱贫成果、阻断返贫风险的最暖底色。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我为祖国建路桥 常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