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站点搜索功能


姓名 车牌号

红色记忆:周秋连到浙江金华,走进金华古子城参观学习

太铭文化网浙江消息周秋连报道: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104周年华诞之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太铭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倡导传承红色记忆活动:征集红色传家宝故事、创作手绘红色地图、翻唱经典红歌,让党史故事焕发新活力。家中勋章、老照片等承载红色记忆的物件及故事,以图文或短视频呈现。邀请全民翻唱红色经典歌曲,支持独唱、合唱等形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这份记忆早已深深镌刻在全体中国人民心间。

IMG_20211125_074829_副本.jpg

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人物频道副主任,原时代中国网市场调查网总编、原人民代表报湖南中心副主任、资深传媒人士,红色文化宣传志愿者周秋连、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追寻红色印记,感悟先烈精神,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在20211124来到浙江金华市,在浙江金华市区江北,东市北街以西,飘萍路以北,华市鼓楼里华风庭院东侧约210左右,始建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的金华古城、古子城参观游玩,感受中国古代独特光辉历史。

IMG_20211124_193456_副本.jpg

金华而古子城,便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尖峰山下,婺江水畔,犹如一颗历经千年打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历史光辉。

踏入古子城,仿佛一脚迈进了历史的长河,岁月的故事在这里缓缓流淌。

古子城始建于唐昭宗天复三年以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是金华的城市之根,也是金华古代府署、文庙、寺院等政治文化设施的聚集地,更是金华历代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

图片4_副本.jpg

金华古子城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朝代更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设县,三国分郡,隋代建州时期。

唐开元年间,婺州州治迁徙到现古子城一带,筑城防,修建婺州城,后因城市发展需要,旧城改称子城。此后,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古子城不断变迁,城墙屡毁屡建,城门也历经多次修缮和变更。

IMG_20211124_191710_副本.jpg

一走进古子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雄伟的保宁门。它是古金华城的南门,寓意安宁,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保宁门始建于唐朝天复年间,已有1700多年历史 ,然而,岁月的侵蚀让它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为了重现历史的古韵,2004年在旧址上重建了保宁门。

新保宁门以青石构筑须弥底座,青砖叠砌拱券之门,托重檐歇山木构鼓楼,贯穿了历史变迁的建筑语言,展现出“两浙城池,以婺为首”的铜城旧貌。

站在保宁门前,抚摸着那厚重的城门,仿佛能感受到古代金华城的繁华与热闹,看到南来北往的行人、商贩,听到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保宁门前立有石碑,碑文载:“江山之乐,登望之乐,百姓之乐,金华之乐。”这不仅是对金华城的美好期许,也是古子城历史文化的生动写照。

IMG_20211124_190557_副本.jpg

沿着古老的石板路前行,便能来到八咏楼。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坐北朝南,面临婺江,楼高数丈,共四进,依次为楼阁、前厅、二厅和楼屋,总面积2485平方米,主体面积696平方米 ,其重檐歇山顶、翼角起翘的建筑风格,与婺江山水相映成趣,成为金华的地标性建筑。八咏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齐隆昌元年,由东阳郡太守沈约建造。沈约在此写下《八咏诗》,使该楼声名远扬,唐代起更名“八咏楼”。 

1500多年来,众多文人墨客慕名前来登临题咏,如唐代严维和李白,宋代李清照和吕祖谦,元代赵孟頫等,都留下了许多绘景抒情的诗文名篇。

尤其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避难金华期间,在此写下了“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千古绝唱。这首诗不仅是对八咏楼的赞美,更是她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感慨。

除了文人骚客吟诵诗赋外,八咏楼还留下了明朝兵部尚书朱大典舍生取义壮烈殉国的壮举。

IMG_20211124_191047_副本.jpg

清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清军主力重兵围困金华,在主帅朱大典指挥下,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抵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坚持一个多月。后来,西门被攻破,清军长驱直入,大肆杀戮,婺城惨遭洗劫,血流成河。

朱大典见守城无望,不愿被俘,从容站起,将军至死必须挺而不倒,在八咏楼上,他取出导火线,亲手点燃。瞬间,只听得一声山崩地裂般的巨响,朱大典等30余人就此壮烈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IMG_20211124_201404_副本.jpg

破城之际,朱大典继室何氏,夫人盛氏、方氏,长媳陈氏,三媳姜氏,四媳来氏,五媳汪氏,闻之恶讯,均不愿为清军俘虏而遭凌辱,个个抱儿携女,先后投井自尽,以此殉国。

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切都化作烟云随风飘散,但留传下来的英雄壮举则成了千古绝唱。

站在八咏楼上,俯瞰着悠悠婺江,江面上波光粼粼,船只往来穿梭,远处山峦起伏,不禁让人思绪万千,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在古子城的众多建筑中,万佛塔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图片2_副本.jpg

万佛塔始建年代久远,具体时间已难以考证,但它在历史上曾是金华的重要地标。万佛塔造型独特,塔身布满了精美的佛像,每一尊佛像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佛教的故事。

在古代,万佛塔不仅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金华城的精神象征。然而,历经岁月的洗礼和战火的摧残,万佛塔曾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今,经过重建的万佛塔再次屹立在古子城,它重现了昔日的辉煌,成为了游客们了解金华佛教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夜晚,灯光亮起,万佛塔被装点得金碧辉煌,与周围的古建筑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图片1_副本.jpg

漫步在古子城,便能来到侍王府。侍王府是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在浙江的军事指挥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太平天国时期的建筑特色和江南园林的韵味。

走进侍王府,仿佛能看到当年太平天国将士们的英勇身姿,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IMG_20211124_200626_副本.jpg

侍王府内保存着大量的壁画、木雕、石雕等艺术品,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其中,侍王府内的两株柏树已有1100年历史,据考系五代吴越王钱镠亲手种植,被列入古树名木名录,它们见证了侍王府的兴衰,也见证了古子城的历史变迁。

鼓楼里,也是古子城不可错过的地方。它位于古子城的核心区域,曾经是金华城的商业中心。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街巷和建筑,虽然历经岁月的沧桑,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

走在鼓楼里的街巷中,脚下是青石板路,两旁是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传统的手工作坊。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让人可以静下心来,品味历史的韵味。

IMG_20211125_075310_副本.jpg

鼓楼里还承载着许多金华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等,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成为了古子城独特的文化景观。

除了八咏楼、保宁门、万佛塔、侍王府和鼓楼里,古子城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酒坊巷,因开有戚家酒坊而闻名,当年的金华酒曾赢得“天下第一酒”的美誉,还被写进《金瓶梅》,成了西门庆过年送礼的指定用酒。

巷内多名人故居,如著名记者邵飘萍故居、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办公处所等,这些故居见证了金华的历史和文化,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名人的风采。

八咏路则是古玩一条街,两旁古朴的仿明清建筑内有几十家店铺,逢周日还有集市,主要经营古玩字画、木雕、石器、玉器、钱币、工艺品等。在这里,你可以淘到一些心仪的宝贝,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IMG_20211124_201254_副本.jpg

古子城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宝库,也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古子城经过修缮和保护,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成为了金华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游客了解金华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古老的建筑与时尚的店铺相得益彰。人们可以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漫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购买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手工艺品,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IMG_20211124_200448_副本.jpg

走进金华古子城,就像是翻开了一部厚重的历史书籍,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八咏楼的千古风流,保宁门的威严庄重,万佛塔的神秘韵味,侍王府的历史沧桑,鼓楼里的市井烟火,都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古子城,这座承载着金华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它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让历史的文化密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红色记忆;周秋连在纪念衡阳保卫战胜利81周年走进衡阳保卫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