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周超:加强推进基层减负提升群众满意度
如何减负增效,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谋实事干实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衡南县谭子山镇莲塘村党总支书记周超提出《关于加强推进基层减负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衡南县谭子山镇莲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超。
为了更好地在全国两会上建言献策,周超在春节假期,积极与村干部和村民探讨交流,做好了准备。
“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周超认为,基层是服务百姓、推进党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前线。但文山会海、报表报告、调研检查,让广大基层干部从本应扎根群众的“泥腿子”,变成了办公室里的“笔杆子”。
深入调研后,周超发现,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有力推动下,为基层“松绑减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各单位部门权责边界相对模糊,综合协调不够完善等,致使基层工作常出现“重复劳动”;数据壁垒仍然存在,导致基层工作压力“倍增”。
周超说,目前基层按要求过度留痕仍然存在。他举例说,在每周巡田过程中,由于打卡制度,导致无法将巡田融入到日常的走访工作中。同时,由于软件还不够完善,导致无法使用或数据错误,致使重复工作。
周超建议,要明晰权责,向基层放权赋能,在进行责任划分时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考量,同时强化部门间协作,避免多头治理;要减少留痕的规定动作,将重点工作的打卡与常规性工作相结合,不断优化打卡软件,简化操作流程;要加强数据共享,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
“推进基层减负,既要让广大基层干部把甩锅、加码以及形式主义带来的压力卸下来,又要保证他们的责任不减、担当不减、激情不减,才能以更实的作风、更强的本领、更高的效率干好工作。”这是周超履职以来的体会。
他说,只有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办事效率的大大提升,才能真正把“负”减在点滴工作中,减到群众心中,才能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2025年4月1日清明节期间,到衡阳市衡南县谭子山镇,采访了莲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周超(右)
信息来源:掌上衡阳
上一篇 :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周超 为民发声
下一篇:村支书正准备念稿子,习近平笑着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