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敬老情暖金秋,慈善公益温暖人心
红旗孝道文化会客厅
作者:冯柯榕 郭佳莹
重阳,一个镌刻在民族血脉中,关乎登高、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当茱萸的意象仍在诗词中飘香,当菊酒的醇厚仍在秋风里流淌,在洪山区关公社区,一场名为“情暖重阳”的公益活动,却为这个古老节日注入了更为深沉而动人的现代注脚——这不仅是一次爱心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乎赎与重塑的温暖修行。
||缘起:当“矫心”遇上“孝道”,一场特殊的生命教育
节日前夕,洪山区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局与中华孝道文化基金工作委员会湖北工作站,共同为32名社区矫正对象铺设了一条特殊的回归之路。活动的意义被赋予了双重内涵:对外,是面向社区长者的节日问候,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实践;对内,则是一次引导参与者叩问自我、重建与社会联结的契机。在这里,公益不再是单向的施与,而是化为一泓能映照彼此心灵的清泉。
||现场:银发与马甲,交织成秋日最温暖的画卷
晨光熹微,伏虎山烈士陵园公益活动基地林荫静谧。身着统一马甲的身影,成为了这个秋天最温暖的流动风景。他们来自洪山、和平司法所,手中捧着由爱心企业张迎光胡辣汤捐赠的包子、爱齿尔口腔专业精美护理礼包及光谷欧亚达走向他们今日的服务对象——社区里的长者。
· 理发组 的推剪声细微而持续,如同时光的剪刀,为银发长者裁出崭新的轮廓。志愿者们眼神专注,动作轻柔,仿佛在完成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一坐便是数小时,将耐心与尊重融入每一根发丝。
· 清洁组 的身影分两组,分别穿梭于楼栋与烈士陵园之间,他们俯身拾起的,不仅是落叶与尘埃,更是一份对公共环境与过往历史的敬畏,让陵园与社区在秋日下焕发肃穆而洁净的容颜。
· 按摩互动组 的林荫下,则是另一番温情景象。指尖的力度与掌心的温度,成为无声的交流语言。他们不再是社会的“边缘人”,而是倾听故事的子侄,是带来欢笑的晚辈。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打破了初见的陌生,构建起一个短暂却真挚的“情感共同体”。
一位张姓老人捧着还留有余温的包子,抚摸着新理的发型,眼中闪烁着感慨的泪光:“没想到在家门口,过了这么一个周全的重阳节……谢谢您们!常来啊……”这声“常来”,胜过千言万语的褒奖,是社区最质朴、最真诚的接纳。
||回响:从“被动矫正”到“主动回馈”,点亮社会治理的“心”能量
当活动落幕,老人们的不舍与笑容,成为了衡量此次活动成功的最美标尺。而更深层的价值,则烙印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洪山区社矫局所践行的“矫心正行”理念,在此刻得到了具象化的呈现。通过公益这座桥梁,社区矫正对象实现了从“被要求”到“我愿意”的转变,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寻回了久违的自我价值感与社会认同感。
这场活动,如同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其泛起的涟漪远不止于当日。它巧妙地融通了“孝道文化”、“公益慈善”与“社会矫正”三大脉络,实现了 “敬老助老”与“教育帮扶”的双向赋能。当公益的薪火被这些特殊志愿者点燃,它温暖的不仅是老人的心怀,更照亮了他们自己回归社会的路途,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温暖而坚韧的正向能量。
这个重阳,菊香依旧,但温暖有了更复杂的层次与更悠长的回响。
上一篇 : 邵东市两市塘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情暖重阳映三兴
下一篇:爱宠有方,和睦邻里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