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邵东高桥村:27年重阳暖心事,藏着一位"超期服役"的暖心书记!

太铭文化网湖南消息周秋连报道:在邵东与祁东县的交界地带,蒸水河静静穿村而过,滋地养着这片曾略显贫瘠的土地——这就是高桥村。改革开放前,因地理位置偏僻、土地条件有限,村民们尝尽了贫穷的滋味;直到改革春风吹遍乡村,村民们的日子才一步步红火起来,腰包渐鼓,小康的模样愈发清晰。而比日子更暖的,是村里延续了27年的重阳约定。

QQ20251031-210013_副本.jpg

  每年重阳节,给老人发物资早已成了高桥村雷打不动的传统。今年,村里为70岁以上老人准备的是一个电饭锅——这口曾承载着乡村烟火气的炊具,既实用又满含心意;若家中两位老人都健在,便能每人领到一口,即便只剩一位70岁以上老人,也能足额收到关怀,从不遗漏一户。

QQ20251031-210031_副本.jpg

  前年发的米和油,去年发的棉被,依然还暖在老人们的心头,今年发的鼎锅又续上了新的暖意,物资在变,但"让老人舒心"的初心从未改变!

QQ20251031-210049_副本.jpg

  这份坚持的背后,离不开现任村书记宁政春的身影。按常规60岁退休的规矩,这位如今63岁的书记,因工作细致入微、深得村民信赖,被允许"超期服役"继续任职。作为土生土长的高桥村人,他把村民当家人,更把老人的事揣在心里:每年重阳敬老,他都带头捐出1000元,用"老邻居"的诚意作表率;在他的带动下,村民陈齐国也连续多年慷慨解囊,每年捐赠8000元,让个人善举聚成了全村的敬老暖流。

QQ20251031-210103_副本.jpg

  20多年来,高桥村换过的书记不过两三位,可重阳敬老的传统却像穿村的蒸水河,静静流淌、从未中断。从贫瘠河畔到小康家园,从白茶白糖到鼎锅棉被,变的是越来越好的生活,不变的是刻在村庄骨子里的温暖——这份温暖,藏在宁书记"超期任职"的坚守里,藏在村民们代代相传的善举里,更藏在每一位老人重阳节接过物资时,脸上舒展的笑容里。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