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站点搜索功能


姓名 车牌号

化学实验很新奇,安全问题应注意

  近日,郑州大学第YI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接诊这么几位特殊患者,他们因对于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自行购买卡松防腐剂原液,准备开展一场关于化妆品的实验。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操作不慎,卡松防腐剂原液溅撒于身体上,三人均有不同程度皮肤灼伤。

  受伤后当刻几人皮肤无明显异常,就未赶往医院处理,近10小时后,几人皮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泡伴强烈的疼痛感,眼睛也感到极度不适,这才赶往医院就诊。到达我院急诊后,立刻给予开放绿色通道,监测生命体征,急诊外科及时处理伤口,并请烧伤科医师急会诊,给予对症药物应用,伤口处理完毕后,几人不适症状较前缓解后离院,但因拖延时间较长,皮肤腐蚀程度加深,后续仍需积极换药继续观察皮肤恢复情况。

  什么是卡松呢?

  卡松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和2-甲基-5-氯-4-异噻唑啉-3-酮(CMI)及无机盐稳定剂的混合物,通常CMI∶MI=3∶1。[1]卡松是一种优良的杀菌剂,普遍使用于化妆品成品、洗发水和护发素中,是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防腐剂。其对酵母菌、真菌、革兰氏菌、异氧菌、藻类等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炼油、化妆品、清洗剂及油田注水、污水处理等领域的杀菌防腐处理。

  卡松防腐剂为二类腐蚀品,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与皮肤黏膜接触,一旦接触用立即流动清水反复冲洗。

  结合此案例,急救中心外科医师提醒:不建议普通人群在无防护措施条件下进行危险性化学实验,应在安全环境内,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但如若避免不了化学实验时,例如: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从业人员,应如何预防化学实验中的灼伤呢?

  化学实验中的灼伤是指强酸、强碱以及一些毒剂等接触皮肤或裸露的局部器官引起人体的局部损伤,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可能会引起组织器官坏死,留下灼痕。灼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安全事故。例如:眼睛内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等化学药品或其它具有刺激性的物质时会对眼睛造成灼伤;酸液溅到皮肤上会引起皮肤灼伤,如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烧伤。还有碱灼伤,溴灼伤等,都十分危险,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

  因此,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格外小心,尽量避免灼伤事故的发生。一旦灼伤事故不幸发生,也不要惊慌,应当立即采取科学应急处理措施。根据灼伤的化学药品的不同、灼伤程度的不同和灼伤部位的不同,应当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01碱类灼伤

  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作用,一旦碱灼伤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眼睛被碱灼伤时应先用大量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

  02酸类灼伤

  常见的强酸如硫酸、硝酸、盐酸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

  硫酸灼伤皮肤一般呈黑色;硝酸灼伤呈灰黄色;盐酸灼伤呈黄绿色。

  皮肤被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03溴灼伤

  液溴和溴蒸气对皮肤和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液溴与皮肤接触产生疼痛且易造成难以治愈的创伤,严重时会使皮肤溃烂。溴蒸气能引起流泪、咳嗽、头晕、头痛和鼻出血,重者死亡。当溴灼伤皮肤时,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体积氨水(25%)、1体积松节油和10体积乙醇(95%)混合液洗涤包扎。如不慎吸入溴蒸气时,可吸入氨气和新鲜空气解毒。

  04白磷灼伤

  磷通过皮肤进入机体后,会加速体内排钙,引起骨骼脱钙,并可抑制机体氧化过程,造成蛋白质及脂肪代谢障碍。当皮肤被白磷灼伤时,及时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立即用清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溶液浸泡以中和生成之磷酸,然后用1%硫酸铜溶液轻涂伤处以皮肤上残存的白磷形成不溶性磷化铜,阻止皮肤吸收白磷,用0.1%高锰酸钾湿敷包扎,不能将创伤面暴露于空气中,不能涂抹油脂类物质。

  05酚灼伤

  酚侵入人体后,分布到全身组织,透入细胞引起周身性中毒症状,酚直接损害心肌和毛细血管,使心肌变形和坏死。皮肤被酚灼伤时应立即用30~50%酒精揩洗数遍,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而后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湿敷4~6小时,由于酚用水冲淡1:1或2:1浓度时,在瞬间可使皮肤损伤加重而增加酚的吸收,故不可先用水冲洗污染面。

  再次提醒大家,化学实验很新奇,安全问题应注意,非要满足好奇心,专业人士指导您。如若发生烧灼伤,依据性质急处理,立刻赶往近医院,寻求医护帮助您。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蜱虫虽小 处理不好惹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