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山谢姜村醉美 邵阳经济开区兴盛
当自行车轮碾过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崇山镇谢姜村平整的水泥路,秋日的风裹挟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气息扑面而来。10月26日,我们邵阳市骑游宣传美丽乡村团队在爱莲广场集合,在高崇山镇党委委员袁玉凤的带领下,骑行前往邵阳经济开发区18路公交车终点站的谢姜村,开启了一场探寻“村企共荣、村民幸福”的骑行探访之旅。
一、村部听发展:蓝图在握,民生在心
在谢姜村崭新的村部会议室里,村党支部书记姜翮为我们铺开了谢姜村的发展画卷。这座8间4层、总建筑面积约2000㎡的新村部,底层500㎡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让“办事高效”成了村民口中的常态。
谢姜村占地约2.2平方公里,14个村民小组、645户人家、1924名村民在这里安居乐业。从姜书记的介绍中,我们得知,2017年以来,村里在水、电、路、医、学上狠下功夫:城市自来水到户率100%,电网升级改造全覆盖,水泥路通到各组,标准化村级卫生室也在2021年建成投用。“现在喝水放心、用电安心、看病省心、走路平坦,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一位前来办事的村民笑着对我们说。

二、公园初绽颜:石山成景,休闲有处
离开村部,我们来到正在修建的谢姜村公园。鸡笼山的天然石山景观由三座小石山组成“山”字型,独特又灵动。这片占地约两亩的休闲公园,未来将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想象着不久后,老人在此下棋、孩童在此嬉戏的场景,我们仿佛看到了乡村生活的诗意与闲趣。
紧临石景公园的不远处,是2025年5月完工的高标准篮球场格外醒目。它由谢姜村委会和亚泰宝隆产业园共同出资修建,是村企携手为村民和企业员工打造的“文体乐园”。篮球撞击地面的声响,仿佛已在耳边响起,那是乡村文化生活繁荣的节奏。
三、企业探活力:岗位在家门,增收有门路
骑行至金利隆肥业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却不见杂乱。该企业2019年投产后,年产值达1.8亿元,为谢姜及周边村提供了七十多个就业岗位。村民姜建国正在生产线旁忙碌,他笑着对我们说:“在家门口上班,既能挣钱又能顾家,这日子踏实!”企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就业,更让村民有了参与家乡建设的底气。
在邵阳经济开发区规划给谢姜村的40亩留置地上,22.6亩已完成填土,充电桩项目即将破土动工。这个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10.17万元,“造血式”增收让村集体经济的未来更有奔头。
随后,我们来到科兴环保公司。这家2025年初投产的企业,将农业秸秆深加工成环保燃料颗粒,既创效益又减污染。看着秸秆变废为宝的过程,我们真切感受到谢姜村在产业发展中对“绿色”与“效益”的双重追求。
四、道路连民心:天堑变通途,出行有坦途
盛阳产业园旁,一条刚硬化不久的水泥路通向谢姜村1、9、10组。为解决历史遗留的道路损坏问题,村委会将这条约400米的泥砂便道升级为水泥路,2025年6月竣工后,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车轮驶过平坦的路面,我们能感受到村民心中的畅快——这不仅是一条路,更是村企和谐共处、民心相通的纽带。
五、红旗河见证:水脉润乡村,产业兴家园
我们骑游现场采访参观,谢姜村境内全长2.2公里的红旗河静静流淌,爱莲池桥、宝东桥横跨其上,宝东路、谢姜路等四条主干道纵横交错。这“两桥四路”不仅打通了园区企业的经济命脉,更搭起了谢姜村乡村振兴的幸福大道。河岸边,村庄干净整洁,厂房错落有致,一幅“环境优、产业兴”的美好蓝图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亚泰宝隆产业园、盛阳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近七十家企业在此集聚,产业的繁荣让谢姜村充满活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老人在公园安享晚年,企业在村里发展壮大——这便是谢姜村村支两委为民为企办实事的生动答卷。
当我们结束这次骑游活动,回望谢姜村,干净整洁的村道、蓬勃发展的企业、幸福洋溢的村民,构成了一幅令人动容的乡村振兴图景。在这里,“老有所养、业有所就、居有所乐”不再是愿景,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我们的车轮丈量过这片土地,更见证了谢姜村在村企共荣之路上的坚实步伐,相信这份“幸福答卷”,还将在未来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上一篇 : 情暖重阳佳节 志愿服务助老
下一篇:第32届中国国际广告节 第34届亚洲广告大会在北京海淀开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