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诚福村城福李氏:从历史到现代的家族传承

在华夏广袤的土地上,无数家族的故事如同繁星闪烁,城福李氏便是其中之一。其家族历史源远流长,从遥远的古代延续至今,在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诚福村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传承着独特的家族文化与精神。

640 (1).jpg

湖南邵东城福李氏宗祠

一、家族溯源:追溯千年的血脉传承

城福李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其源祖为唐宪宗李纯。李纯九子琼王李悦,成为城福江西派之太祖 。李悦冯王妃长子李观(江西派祖)葬于京师,李观三子李贵于光启三年(887年)任国子监祭酒大夫等职。此后,李观五传至怀德公,成为湘乡城涧始祖 。湘乡城涧对于城福李氏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节点,这里是家族发展的一个重要根据地。

历经数代的繁衍发展,观公十五世孙李福海,成为湖南宝庆府城福李氏分派祖 。福海公子李常玉更名琼玉,是城福李氏太祖。到了南宋时期,定南侯李庭秀(字茂荣)、李庭芳(字茂华)、李庭兰(字茂昌)三兄弟,从湘乡城涧迁徙至宝邵城福(今湖南省邵东市灵官殿镇诚福村)居住 。他们的到来,正式开启了城福李氏在这片土地上的发展篇章,三兄弟也被尊为城福李氏始祖。“城福”之名,巧妙地取自老家城涧之“城”,以及分派祖福海公之“福”,这一名字的由来,深刻体现了家族对根源的铭记和对未来福祉的美好期许 。

640 (2).jpg

湖南双峰城涧宗祠

二、家族发展:扎根与迁徙的历程

自南宋始祖定居城福后,家族在此扎根繁衍,逐渐发展壮大。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为家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家族规模日益扩大,城福李氏在当地逐渐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家族。

然而,家族的发展并非局限于城福一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家族后裔陆续向外迁徙。如今,城福李氏族人广泛分布于湖南祁阳县、祁东县、邵东市、隆回县,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长山堂、泸州市纳溪区、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四川资阳市、四川达州、广安市、四川大竹县,直辖市重庆渝北区、合川区、大足区,重庆忠县官坝镇、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铜仁市,广西、江西、河南等地 。每到一处,李氏族人都秉承着家族的优良传统,以勤劳的双手开垦土地、建设家园,以诚信的品德与邻里交往,以和睦的态度维系家族内部关系。他们在当地安居乐业,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同时也将城福李氏的家族文化传播开来,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

640.jpg 湖南邵东灵官殿城福李氏祖宅

三、家族文化传承:修谱与字辈的延续

1. 修谱:记录家族历史的丰碑
修谱是城福李氏传承家族文化、维系家族血脉的重要方式 。从明朝开始,城福李氏便开启了修谱的历程,此后历经多次修谱,每一次修谱都凝聚着族人的心血,是对家族历史的一次梳理与传承。

- 明朝景泰七年(1456年),年逾七旬的大足县告老还乡知县李行恕(字志忠),怀着对家族的深厚情感,在城福联络、探访族人,由此开启了城福李氏首次修谱之途 。他不辞辛劳,广泛搜集家族史料,为族谱的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家族的历史有了初步的文字记载。
- 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廪生李本亶(字思诚)联合族众承担起二次修谱工作 。此次修谱对首次修谱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进一步丰富了家族的历史资料,使得家族的传承脉络更加清晰。
-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九世孙李可大(字式宏)主编修成第三次修谱 。他在原有族谱的基础上,精心梳理了家族支系脉络,将家族各分支的发展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为后人了解家族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
-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李可桂(字攀云)、李可子(字来泰)负责编修,校对工作由李之珍、李之学、李可倩、李登耀承担,完成第四次修谱 。这次修谱新增了不少家族人物事迹和迁徙记录,让家族历史更加生动鲜活,也为研究家族迁徙提供了珍贵资料。
- 道光三年(1823年),李可贤(字明顺)主修完成第五次修谱 。他对族谱的体例进行了优化,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便于族人查阅,提高了族谱的实用性。
- 同治九年(1870年),邑庠生李光霁(字月溪)主修完成第六次修谱 。此次修谱注重对家训家风的整理与传承,将家族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族谱传承下去,激励着后世子孙。
- 宣统三年(1911年),李任标(字铁山)、李任春(字容台)、李世池(字海峰)、李际鸳(字缑笙)、李大术(字玉峰)主编完成第七次修谱 。这次修谱补充了近几十年家族的发展情况,及时记录了家族在时代变迁中的变化。
-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前清优附贡生李际鸳(字缑笙)再次担起主编重任,完成第八次修谱 。此次修谱汇聚了众多族人的力量,全面详细地记录了当时家族的全貌,是对家族当时状况的一次完整呈现。
- 1993年,李明光、李得意(字乘国)主编完成第九次修谱 。在时代的发展变革中,他们努力跟上时代步伐,让族谱内容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继续传承家族文化。
- 2023年,城福李氏理事会成员李善友、李齐荣、李桂元、李石山、李雄斌、李少斌(字明鸿)主编完成第十次修谱 。此次修谱历时三年,期间遭遇疫情,族人分散各地,困难重重。但在全体族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入谱族人多达一万八千余人,并捐赠给湖南省图书馆存档,方便后人查询 。这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一次全面梳理,更是对家族文化传承的一次有力推动,为后人研究家族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

2. 字辈:寻根溯源的密码
城福李氏主支字辈为:福琼庭叟,成甫卿仁,新志仕山,本宗春继,龙中日之,可登大任,世际明良,元善其修,维德斯昌,敬心恒存,天锡祥光,荣先裕嗣,万年永长 。完整的字辈体系,承载着先辈对后世子孙的期望与祝福,也成为族人们寻根问祖的关键线索。比如“龙中日之”,寓意着家族能够如巨龙腾飞,在时代的天空中闪耀光芒;“元善其修”则着重强调族人要修养自身,秉持善良和正直的品质。通过这一系列的字辈,族人们能精准定位自己在家族中的辈分,明晰与其他族人的亲缘关系,让家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深深扎根于心底 。

除主支字辈外,城福李氏不同公房也有着各自特色的字辈,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元的家族字辈文化。例如城福元卿公房四川泸县長山堂李氏字辈为:观贵昭延怀知谏,皆仲仕仁思昌志,福琼庭叟成甫卿,良用大致正兴启,奇志琼硕在,麟庭忠国家,文明定世有,承裕庆光华,祖德宗功后,人才应运兴,昌隆昭远大,荣显著长春 。这些不同的字辈,既与主支字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反映了各分支在迁徙、发展过程中的独特经历和文化传承 。

字辈在家族传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就像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纽带,跨越时空,将分布在五湖四海的城福李氏族人紧紧相连,让家族的血脉得以延续,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

四、现代发展与家族凝聚力

在现代社会,城福李氏族人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强烈的家族凝聚力 。尽管族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但通过各种方式,如清明祭祖、家族聚会、修谱等活动,家族成员之间的感情得以维系和加深。

清明祭祖是城福李氏家族的重要传统活动之一 。每年清明节,各地的李氏族人纷纷回到诚福村,齐聚一堂,共同祭祀祖先。在庄重肃穆的祭祀仪式中,族人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先辈,传承家族的祭祀文化。这不仅是对祖先的追思,更是家族成员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契机,让家族的凝聚力得以不断增强 。

家族聚会也是城福李氏族人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 。在聚会上,老人们讲述着家族的历史和故事,年轻一代则认真聆听,从中汲取家族的精神力量。同时,族人之间也会交流各自的生活、工作情况,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这种家族内部的互帮互助,使得城福李氏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

此外,城福李氏理事会在家族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和协调作用 。他们积极组织修谱、祭祀等活动,关心家族成员的生活,维护家族的团结和稳定。在理事会的努力下,家族的各项事务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家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

城福李氏从南宋时期迁徙至城福,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家族的传承不仅体现在血脉的延续上,更体现在家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中。通过修谱、字辈等方式,城福李氏将家族的历史和价值观代代相传,使其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城福李氏家族将继续秉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河北省民营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会友爱同行公益工作委员会聘任仪式在石家庄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