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周秋连重走长征路到四川凉山州冕宁县红军广场参观学习
本网消息周秋连报道:在纪念长征出发90周年的重要时刻。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人物频道副主任,原时代中国网总编周秋连、原人民代表报湖南中心副主任、资深传媒人士,红色文化宣传志愿者、会同时代中国网文化艺术团张颖团长等,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这次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这片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英勇奋斗与牺牲的热土上出发,一场关于信仰、勇气与坚持的精神之旅悄然拉开序幕。
2024年5月11日我们身着红军服重走长征路来到四川省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红军长征道路上的一个重镇,朱德总司令在此提出了“长征”概念,刘伯承与小叶丹在冕宁彝海村歃血为盟,结拜为兄弟。冕宁的“金字塔”冕宁红军文化广场。探访这座英雄的城市冕宁。
冕宁是凉山彝族民族文化与红色长征文化的汇聚地,为凉山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
冕宁红军文化广场的雕像,是冕宁红色革命老区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与现实的形神都镌刻在红色的大理石之上。广场于二零零五年七月落成,系四川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红色大理石的雕塑《长征颂》,是广场的主题与灵魂,心与手的结合,将历史浓缩,矗立在鲜红与灿烂之中;雕塑长二十点五米,高七米,形制如山,巍峨挺拔,可算是,意念深远,构建独特,给人以坚不可摧和无坚不摧的多元感觉。雕塑人物,以长征过冕宁时的红军主要领导人为原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陈云、刘伯承、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表情凝重而坚毅,成竹在胸,内心自信而乐观;
冕宁县红军文化广场是红军精神的“舞台”,更是热血与梦想交织的地方。站在广场内,回顾历史,缅怀先辈,修身养性——和谐在塑像下跳动……。闭上眼,想象自己“站”在当年的红军队伍中,跟随激昂的军乐声,一同迈向胜利的曙光。如今,这个舞台邀请你成为“主角”,无论是跳一支舞蹈,还是唱一首红色歌曲,都能让你瞬间融入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红军文化广场,历史的见证,红色的舞台。这里铭记着红军长征的英勇,展现着民族团结的力量。石碑浮雕,讲述先烈故事;文艺演出,传承红色基因,每一幕,都是红色激情岁月的再现,每一次驻足,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冕宁红军广场不远处就是“红色冕宁纪念馆”,该馆造型独特,建筑规模不小,但我们去的时候,就如湘江战役纪念馆一样,为迎接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正赶上该馆闭馆内部整修20天。红色冕宁纪念馆以红军长征、彝海结盟为起始,串联起新民主主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等内容。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陈方式,向市民游客全面展示了冕宁在革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1935年5月,红军长征经过冕宁,毛主席亲切接见彝族代表,建立了红军入川后的第一个革命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第一支革命武装——抗捐军,朱德总司令在冕宁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了“红军万里长征”的“长征”概念,“彝海结盟”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
红军长征,是用汗水、信念、执着走出的一条路,一条光明之路,一条幸福之路,一条解放劳苦大众的路。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奇迹,它的伟大、壮观、神奇,至今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的精神,跨越时代,在历史的时空中闪烁着动人的光彩,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少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走长征路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长征精神的传承者。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精神对于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让我们携手并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上一篇 : 红色记忆:周秋连到四川雅安市天全县红军村参观学习
下一篇:红色记忆:周秋连重走长征路到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彝海镇彝海村“彝海胜地”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