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站点搜索功能


姓名 车牌号

盘山行 寻觅乾隆皇帝足迹(中篇) 清代第二大皇家行宫园林——静寄山庄

QQ20250329-181520_副本.jpg

本网北京消息朱高山、周秋连报道: 清代,北少林寺受到皇家的重视,还在北少林寺下建起了行宫静寄山庄。康熙皇帝曾两次幸临北少林寺,乾隆皇帝更是三十次常住这里。北京小西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组织天津蓟县三日游活动,首站游览北少林寺后,321日,在负责人王远远带领下,游览了静寄山庄

QQ20250329-181534_副本.jpg

根据史料记载盘山是从北京前往遵化东陵的必经之路。雍正年间,乾隆奉命祭扫祖陵,数经此地,见奇峰耸峙,不仅为其“地僻而山秀,树密而谷深”的美景所折服虽然心向往之,但未来得及游览。许下了“寄语山水还定约,他时拟上最高峰”的心愿。

QQ20250329-181618_副本.jpg

直到乾隆七年秋,他才得以亲揽其胜。乾隆惊异于造物主之灵,使盘山兼有塞内外山水之奇秀雄峻“风之秀,泉之清,松之苍,石之诡,日往来于吾怀”,于是决意在此建园。  

乾隆九年(1744)依照法皇祖避暑山庄之例乾隆皇帝敕令,静山庄破土动工,乾隆十九年(1754)竣工历时12载建成。山庄由前宫、中宫、后宫、石佛阁、步云楼、捉云亭以及外八景、内八景、新六景组成合为山庄十六景 

QQ20250329-181644_副本.jpg

静寄山庄是清康熙皇帝兴建避暑山庄雍正皇帝兴建圆明园之后的第三座皇家园林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又一杰作是清代仅次于避暑山庄的第二大皇家行宫园林,堪称避暑山庄的姊妹篇。

QQ20250329-181703_副本.jpg

静寄山庄的长廊内有“盘山静夜”图轴的介绍。此图有乾隆帝御笔亲题“怡神”两个大字。笔者驻足细观之,见图上更盖有“五福五代古稀天子宝”、“太上皇帝之宝”与“静寄山庄”朱文方印。说明此图正是描写乾隆皇帝在静寄山庄的场景。30余年的时间里,乾隆皇帝在此图上进行了14次品题,可见他对这幅作品极为钟爱

图上还有多篇诗作。乾隆一生提吟的有关盘山的诗作多达1702首。其中咏盘山行宫诸胜的诗作高达898首。

山庄经历了乾隆朝的鼎盛辉煌,随着清王朝的衰落而衰落1831年裁撤静寄山庄。到了1911清朝的最后一年,山庄早已池枯垣颓,楼阁半旧傾败”。1924年,军阀以筹官饷为名,先伐松,后拆屋。同时,看守园官也争相抢夺历经清末的衰败和战乱的破坏,曾经辉煌近200年的皇家园林被破坏殆尽。抗日战争时期,又遭日军扫荡,山庄被夷为一片瓦砾。1966“破四旧”,石佛殿三尊佛像及乾隆御书碑被砸毁,仅存建筑基址

QQ20250329-181721_副本.jpg

现山庄是在原盘山行宫遗址的“人至乐处”正殿位置重新修建的。修建过程中虽未完全按原样复原,但整体布局参照了清朝鼎盛时期的园林风格,以南北走向为中轴线,沿线以亭廊合围的四合院形制,亭廊合围,轩榭错落,古竹繁茂,绿树成荫,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园林建筑布局和谐统一,浑然天成,给人以皇帝行宫静寄山庄现之感。

QQ20250329-181747_副本.jpg

静寄山庄东南角,有座灰白相间的古塔,不知其名。塔的四面各镶嵌着一尊佛,就叫“四面佛塔”吧。笔者想进塔院瞻仰,却被导游张茜茜阻止,说该佛塔是“镇庄之宝”,不能随意近身。笔者只好绕道塔的后面,拍下上述照片。

QQ20250329-181802_副本.jpg

小张介绍:山庄重建,起名“泉鸣山庄”,曾作为工人疗养院。现更名静寄山庄已转为民营,住宿、餐饮、会晤、康乐于一体,设备设施完善,服务项目齐全为更多民众服务,能同时容纳200名宾客住宿,接待300名宾客就餐,打造成为京津地区为数不多的皇家园林主题饭店。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红色记忆:周秋连到四川甘孜泸定县,亲历托起共和国的十三根铁索泸定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