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时事要闻 工作动态 模范先锋 红色故事 为民服务 文明创建 友情推广 政策法规

湘殇墓园开园 缅怀抗战英烈

“莫欺我中华无肝胆,母亲膝下百万兵。”918日,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与“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由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与辰溪县抗战文化保护志愿者协会共同筹建的“湘殇墓园”,在怀化市辰溪县枣子林抗战后方医院旧址庄严揭幕。

图片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会原主委刘晓,民革湖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范泽容,辰溪县政协主席刘恒敏,郑洞国将军之孙郑跃邦等抗战将士后代,以及各界代表共两百余人出席开园仪式。

图片

“湘殇墓园”园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亲笔题写,墓园内“抗日战争伤重殉国将士纪念碑”由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铁农题写。墓园所在地枣子林,曾是抗战时期救治近七万名重伤将士的后方医院,墓园核心区域“牛儿坡”、“马儿坡”埋葬了2200余名伤重殉国将士遗骸,而在整个枣子林周边还分散埋葬着近10000名伤重殉国将士遗骸。自2013年起,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发起“英魂回家”项目,历经12年艰辛搜寻、6次遗骸发掘,共收殓815具抗战殉国将士遗骸,并成功提取635DNA样本,为后续寻亲工作留下宝贵线索。

图片

墓园总投资1100万元,占地超14000平方米,建有纪念碑、英雄冢、胜利牌坊及“母亲”铜像等主体设施,以“家书”与“归途”为意象,传递深沉的家国哀思。

图片

上午918分,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护灵志愿者缓步护送编号M807M815的将士遗骸至墓区安葬。至此,815位英烈全部归葬故土。在抗战伤重殉国将士纪念碑前,刘晓宣读并焚烧祭文,全体人员肃立三鞠躬、依次献花,致以最深切的哀悼与最崇高的敬意。随后,刘晓、范泽容、刘恒敏等共同为抗战胜利牌坊揭幕。

图片

范泽容在致辞中回顾了民革湖南省委会多年来在推动抗战遗址修建与文物修缮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湘殇墓园”的建立,不仅是为了安葬和纪念抗战期间伤重殉国的英雄将士,更承载着铭记历史、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她特别提到墓园中由民革省直建筑设计院支部党员设计并捐赠的母亲铜像——那位凝望远方、期盼亲人归来的形象,象征着千千万万送子抗战的母亲,深刻体现了家国苦难与坚韧奉献。“湘殇墓园”不仅是一处安息之所,更是一座象征民族精神的丰碑、一段历史的真实见证,以及唤醒民族记忆、传递爱国情怀的神圣之地。民革湖南省委会将继续积极推进抗战文物保护,巩固深化关爱幸存抗战老兵计划工作品牌成果,引导社会各界共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刘恒敏强调:“我们修建这座墓园,并非为延续仇恨,而是让英雄的故事永续传承。湘殇墓园既是对815位英灵的告慰,也为当代青年树立起家国一体的精神坐标。”

图片

仪式上,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长沙黄埔书画院、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湖南知青网等八家机构向湘殇墓园授予荣誉牌匾。现场80只和平鸽腾空飞起,象征对和平的永恒祈愿;“母亲”铜像遥望远方,无声诉说“家国同构”的深挚情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湘殇墓园的落成,不仅唤醒一段尘封的记忆,更延续了一个民族的集体铭记。它提醒世人:英灵不朽,山河永念。



分享到: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毛主席重视调查研究”暨红色文化旗手张全景追思会在京举行